編輯:辦(ban)公室 文、圖:梁雁琳
李江(jiang)一(yi)級電站城(cheng)嶺與江口(kou)壩引水不暢的(de)歷史遺(yi)留問題,一直是制約電站效能釋放的(de)“卡脖子”難題,更關乎周邊涉農引(yin)水(shui)的發展難題。
7月(yue)19日,烈日當空,地表(biao)穩定將近40余度的(de)高(gao)溫(wen)下,站長率先(xian)垂范與員工一同全力推(tui)進(jin)疏浚(jun)引(yin)水(shui)攻堅工作,揮舞鐵鍬(qiao)對淤積砂(sha)石的“宣戰”,全體人員不(bu)畏高溫、協同作戰,逐個突破清淤堵(du)點,讓溢流(liu)順利歸渠(qu),讓這條連接電站效能與涉(she)農發展的引水通道重新“活”起來。
此次清淤行動,不僅是(shi)(shi)對歷史遺留問題(ti)的有力破解,更是(shi)(shi)電站踐行“服務發展、惠及民生”理念的生動注腳。暢通的引水渠道,既為電站提升發電效能、夯實發展根基提供了堅實保障,更以實際行動守護了周邊涉農用水的“源頭活水”,在攻堅克難中彰顯國企擔當,以實干實績書寫助力地方發展與民生改善的新篇章。